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我院与青岛康大合作研发肉兔育种新技术
发布时间:2014-09-24 作者:郭翠华 浏览次数:430

     9月19日,山东农大与青岛康大集团合作研发康大肉兔配套体系持续育种与技术研发第二期项目签约仪式在动物科技学院举办。山东农大副校长车先礼,青岛康大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贺宗郛出席仪式。山东农大科技处处长米庆华与青岛康大技术中心主任李明勇代表双方签署协议。院长王中华教授、康大集团贺宗郛先生分别致辞。

      青岛康大集团是全国肉兔领军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种兔繁育基地、肉兔养殖基地和兔肉出口加工基地,兔肉出口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青岛康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一直有着良好的产学研合作,2006年共同启动第一期康大肉兔配套系育种项目,负责人为动科学院副教授樊新忠老师。经过五年多专注育种和大量专题研究,双方共同创建了基于肉兔集约化繁育和全群测定、全程选育的现代肉兔育种体系与管理技术体系,培育出的康大1号肉兔、康大2号肉兔、康大3号肉兔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获得畜禽新品种证书。这是我国自行培育的肉兔配套体系首次通过国家级新品种审定。长期以来,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养兔生产国,但由于动物育种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复杂、管理要求高,动物育种长期滞后于生产,主要畜禽良种长期被国外育种公司高价垄断。康大系列肉兔配套系的育成审定和推广应用,正式结束了我国兔业需全部依赖高价进口国外配套系种兔的历史,也标志着我校动物育种通过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突破。
      根据协议,第二期康大肉兔配套系持续育种与技术研发项目合作经费为360万元,由青岛康大集团负责筹集研发资金并组织生产推广,山东农大动科学院樊新忠、李福昌等专家负责育种技术和科研攻关,成果权益双方共享。今后五年,双方将以更高的国际标准,紧密围绕现代肉兔育种和生产的关键问题,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与协作攻关,不断提升康大肉兔配套系的遗传性能和市场占有率,共同构建高水平家兔育种与协同创新平台,集成支撑中国肉兔产业升级发展的主导品种和配套生产技术,形成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
      山东农大科技处负责人、动科学院负责人及项目组老师,青岛康大育种项目组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TOP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