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中德专家研讨农场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及人兽共患病
发布时间:2013-05-15 作者:翟荣惠 柴家前 浏览次数:298

5月11日至12日,“农场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及人兽共患病”泰山国际研讨会在农大召开,数十位中德专家会聚一堂,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主题下,共同探讨动物健康与人类的疾病问题。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流行频繁,对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如狂犬病、布病、结核病等;近些年,还有新发现的非典型肺炎(SARS)、甲型流感(H1N1、H7N9)等对社会造成恐慌,对野生动物和养殖业带来的冲击,都为科学家更多地向人们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提出了新要求。

研讨会由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中德动物疫源人兽共患传染病合作研究中心、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防治实验室主办,山东畜禽健康养殖与动物福利分会承办。

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宪省,世界动物卫生学会主席瑶克哈彤、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时建忠、农业部兽医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宋俊霞分别致辞,向大会表示祝贺。山东农业大学相关专业师生、畜牧兽医科研院所、畜牧养殖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院以及人和动物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代表280余人参加会议。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夏咸柱院士和汉诺威兽医大学瑶克哈彤教授作主题报告。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代表江蓓 、柏林自由大学动物卫生与环境健康研究所所长罗斯勒教授、山东农业大学柴同杰教授、中国农科院顾宪红研究员、德国北威州首席兽医官布泽博士、北京大学要茂盛教授、汉诺威兽医大学舒尔茨博士、柏林自由大学福日泽博士8位专家先后作学术报告。

专家们围绕着集约化畜禽生产动物卫生保健的技术措施,畜禽饲养管理不当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及其机制,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流行、危害及其防控三个主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专家们认为,高密度的动物饲养,污浊的令人窒息的环境,缺乏阳光的工业化动物生产方式,与疾病的滋生和蔓延有关。牧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这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新发现的H7N9甲型流感病毒向人传染,造成公共卫生事件。但是至今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它来源于养鸡场,与家禽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也没有明显偏高的发病率,其传染源仍需进一步追踪。

专家们认为,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及人们交际频繁,起源于动物的新老病原微生物接连不断地向人类传染致病。其实,人类与这些病原的斗争一直在进行,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没有必要恐慌,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改善畜禽的卫生、健康、生计与福利,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疫病的流行、抗生素的滥用和对公共卫生的危害,从而使畜牧业可持续性、稳定地发展。

TOP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